凭业绩跨越 以实力争雄 ----解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跨入世界500强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跨入了世界500强! 解读中建,“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历数中建的业绩,宛如春风扑面;盘点中建的实力,犹听春潮鼓荡。那么,就请你和我们一同走进中建总公司,去感受,去发现,去评点…… 有一个善于驾驭市场经济的领导班子 有一个务实创新鼓舞士气的战略目标 人人都说中建强,强就强在她有一个与时俱进、善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班子。 中建总公司组建于1982年。作为身处完全竞争性领域的一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奋力拼搏,经过公司几代领导和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中建总公司已经发展壮大成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和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从1984年起,中建总公司连续22年进入国际权威机构美国ENR(工程新闻记录)公布的世界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之列,为入选的国内业界公司第一。自1994年起,中建总公司连年被国家评为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国际合作类第1名。连续10年被评为全球十大房屋承建商、世界住宅工程建造商第1名。 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善于指挥的统帅部。迈入二十一世纪,中建总公司在总经理孙文杰、党组书记郭涛等组成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率领下,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专注于主业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十五”期间,中建总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5,240亿元,完成营业收入4,010亿元,实现利税213.8亿元、利润总额98亿元,分别是“九五”的2.1倍、1.7倍、2.8倍、3.2倍。2001-2004年,中建总公司利用四年时间,使企业经营规模翻一番,经济效益增长22倍,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2005年8月19日,国资委首次公布央企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中建总公司是中央企业2004年经营业绩考核25家A级企业名单中唯一一家建筑企业。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对发展中国家最大50家跨国公司进行了排名,中建总公司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 人人都说中建强,强就强在有一个务实创新、鼓舞士气的战略目标。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中建总公司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筑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2010年前全球经营跨入世界500强、海外经营跨入国际著名承包商前10名”的战略目标。 2005年,中建总公司在“四年再造一个新中建”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新签合同额1,5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5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3.1亿元,资产总值达到1,056亿元。其中,海外合同额、营业额和实现利润分别达到44亿美元、35亿美元和2.8亿美元。 现在,中建总公司又提前实现了冲进世界500强的历史性跨越。 有一支敢打敢拼英勇善战的铁军队伍 有一种诚信为本品质为重的企业精神 走进中建总公司,你可以了解到:中建虽然仅仅组建20多年,但下属的建筑施工单位,却是大多有着50年历史的建筑野战军。中建一局、二局和六局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建三局、四局成立于60年代,最年轻的中建七局、八局是由基建工程兵于1983年整体转业的企业。几十年来他们在建设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均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是一支敢打敢拼、英勇善战的铁军队伍,在各个时期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精神:有从当年辗转祖国“大三线”的历程中,带来的以“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为特点的“铁军精神”;有创造了彪炳中国建筑业史册的“两个速度”和“两个高度”,让“深圳速度”从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的以“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为特点的“改革精神”;更有“八五”期间在参与921-520航天工程中锤炼出的以“艰苦创业、科技为先、忘我奉献、铸造精品”为特点的大漠精神。 走进中建总公司,你可以了解到:这一个个精神火种传递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建人手中,伴随着企业成长逐渐积淀为企业文化的深厚底蕴,汇聚成中建人倍感骄傲和自豪的企业精神。 中建总公司以“诚信”为灵魂,多年来始终把“诚信”作为市场的通行证,把“诚信”作为思考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经营运作间传递给世界的信息是中建总公司的诚信形象,展示出中建文化的立命要义。 2005年,中建总公司下属的中建八局在承建山东临邑恒源石化重催技改工程中,在合同条款没有此项施工内容的情况下,积极主动为其解决了难度和风险并存的对热交换器系统实施流程再造焊接难题,不仅为业主节省了十几万元新订购设备的支出,更重要的是为业主赢得了时间,保证了按期投产。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在与胡锦涛总书记会面时说,他看到在北京长安街和许许多多的地方挂的那些牌子,上面写的是“品质重于泰山,服务跨越五洲”,他由衷地赞叹道:这是多么先进的理念,多么豪迈的雄心! 他看到的是中建总公司所承建工程上的CI;他赞扬的理念是中建总公司的企业理念和精神。 有一股敢为人先的壮志豪气 有一副世界知名的金字招牌 这是中建人的自豪。中建总公司响应国家改革开放号召,从1978年起就涉足海外,率先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建人不负国家和民族的重托,敢于投身国际市场竞争,敢于同世界知名承包商叫阵,敢于充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开路先锋,逐渐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1997年,中建总公司承接阿尔及尔松树俱乐部喜来登酒店工程,在阿国政治局势混乱、恐怖主义猖獗、施工现场需要武装坦克保卫、外国人员纷纷撤退的情况下,恪守合同,如期交工,确保了第35届非统首脑会议的准时召开,赢得了阿尔及利亚政府和人民的信任。还是在阿尔及利亚,2003年,阿国发生“5·21大地震”,楼宇瘫塌,损失惨重,但由中建总公司建造的建筑物无一倒塌,被阿国人民赞誉为“震不垮的丰碑”。 改革开放,“深圳速度”,这两个在词典上似乎毫不关联的词语,却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紧密相联。改革开放促生了“深圳速度”,“深圳速度”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深圳速度”是由中建人创下的!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组建的中建总公司在建筑面积100600平方米、53层、高160.5米,时称“华夏第一楼”的深圳国贸大厦工程施工中,第一次采用世界先进的液压滑摸施工技术,将中国建筑从高层建筑推向了超高层建筑的新高度,并创造了三天施工一个结构层的“深圳速度”,使中国改革开放有了自己的代名词。 这是中建人的骄傲。“中国建筑”,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窗口;“中国建筑”,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先锋!中建总公司通过导入CI战略,并以此为载体,打造出了“中国建筑”这个知名品牌。 CI战略作为国际先进的管理科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后,主要集中于消费品生产企业和部分服务企业。把CI战略引入建筑企业特别是全国性建筑企业,率先在国内上千家施工企业和所有海外机构加以全方位普及推广,中建总公司是第一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家。中建总公司从一开始就明确规划了CI战略的理念、行为和视觉三大系统,并选择适当时机分步推进,使CI战略的三大系统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最大的功效是打造了中建总公司统一的市场形象,让“CSCEC”的品牌伴随着“花园式”工地的形象深入人心。中建总公司申报的《施工企业CI战略策划与实施》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 目前,“中国建筑”已经在40多个国家进行合法注册,成为本企业乃至整个中国建筑行业的巨大无形资产,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品牌效应。 有一批自主创新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有一批遍布世界富有标志性的精品工程 深入了解中建,你就会知道,中建总公司拥有一批自主创新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领军人,中建总公司拥有三个特级资质,直接参与建筑行业有关的国家立法活动。曾牵头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地方的重点科研攻关课题的开发,承担了3项国家“八六三”计划课题和“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的开发研究,开创建筑企业之先河;自主编制了国内建筑业的第一套企业技术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完成了行业内第一部由企业主编的国家标准——《清水混凝土技术规程》;研发和集成的“复杂空间钢结构综合施工技术”,在构件精密制作、复杂焊接技术、整体安装技术、计算机动态控制及检测监控等方面,拥有多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编制了系统的企业标准和工法,并在一系列国内外重要工程中成功运用;牵头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参与研发的“配筋砌体结构体系”,形成了节能抗震、降低成本、提高使用面积、增进施工效率等方面的成套技术,现已主持编入国家规范;自主研发的“清水饰面混凝土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 截止2005年,中建总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及发明奖33项,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500项,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89项,为业界第一。 深入了解中建,你就会知道,中建总公司在世界各地建造了一批富有标志性的精品工程。中建总公司向来以承建“高、大、新、特、重”工程著称于世。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托起“神舟”号飞船腾飞的平台是由中建承建的,原创的“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综合施工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承建的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被世界权威组织评为二十世纪十大建筑;承建的508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成为世界第一高楼;承建的欧洲第一高楼——莫斯科联邦大厦,是中国建筑界在俄罗斯承接的第一个大项目。 中建总公司对所承接的每一个项目都精耕细作,孜孜不倦地实践“品质重于泰山,服务跨越五洲”的理念。 现在,精品工程已经成为中建总公司形象的代名词。业务拓展到哪里,中建总公司就把精品形象树立到哪里,传播到哪里。埃及国际会议中心、泰国拉玛八世皇大桥、阿联酋朱美拉棕榈岛别墅、美国纽约万豪酒店、俄罗斯联邦大厦、“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等众多标志性工程矗立在世界各地。 (中建总公司政工部) |